
根據(jù)廣告燈箱的內(nèi)容選擇尺寸,核心邏輯是讓內(nèi)容清晰可讀、信息層級分明,同時匹配觀看場景的視覺負荷。不同內(nèi)容類型(文字密度、圖片復雜度、信息目的)對尺寸的需求差異顯著,具體可按以下分類判斷:
一、按 “內(nèi)容類型” 劃分:核心是 “信息承載量”
1. 以 “文字為主” 的內(nèi)容(如通知、菜單、指引)
文字的可讀性直接依賴尺寸 —— 字數(shù)越多、字號需越大,對應的燈箱尺寸也需增加。
-
短句 / 關鍵詞(≤5 字):
如 “入口”“促銷”“5 折” 等,適合小尺寸。- 推薦尺寸:寬 30-60cm × 高 20-40cm(如桌面燈箱、小型掛壁燈箱)。
- 邏輯:短句在近距離(1-2 米)下,小尺寸可保證字號≥3cm,清晰識別。
-
中等文字量(5-20 字):
如 “會員日全場 8 折(每周三)”“電梯維修請走樓梯” 等,需中等尺寸。- 推薦尺寸:寬 60-120cm × 高 40-80cm(如掛壁燈箱、立式小燈箱)。
- 邏輯:文字需分行排列(避免擁擠),中等尺寸可保證每行字間距≥1cm,觀看距離 3-5 米時不費力。
-
長文字 / 多段落(≥20 字):
如菜單詳情(含菜品名、價格、描述)、活動規(guī)則、公告等,必須大尺寸。- 推薦尺寸:寬 120-200cm × 高 80-150cm(如大型掛壁燈箱、落地燈箱)。
- 邏輯:長文字需要足夠的 “排版呼吸空間”,例如菜單需分欄展示(菜品名 + 價格 + 圖片),大尺寸可避免字體壓縮到模糊(字號至少≥2cm,行距≥0.5cm)。
2. 以 “圖片為主” 的內(nèi)容(如產(chǎn)品圖、品牌形象、海報)
圖片的細節(jié)呈現(xiàn)和視覺沖擊力依賴尺寸,尤其是高清圖或多圖組合。
-
單張圖片(無文字 / 少量文字):
如品牌 LOGO、產(chǎn)品特寫、風景圖等,尺寸可靈活,但需匹配圖片比例(避免拉伸變形)。-
推薦尺寸:
- 小圖(如 LOGO 展示):寬 50-80cm × 高 50-80cm(正方形 / 圓形燈箱,突出標識);
- 大圖(如明星代言、產(chǎn)品全景):寬 150-300cm × 高 100-200cm(落地燈箱、墻面巨幅燈箱),確保 3-10 米外能看清細節(jié)(如服裝紋理、面部表情)。
-
推薦尺寸:
-
多圖組合(2-5 張圖片):
如 “新品系列”“活動花絮” 等,需足夠尺寸避免圖片擠壓。- 推薦尺寸:寬 180-300cm × 高 120-200cm(如滾動燈箱、拼接燈箱)。
- 邏輯:多圖需預留間隔(≥5cm),避免視覺混亂,例如 3 張產(chǎn)品圖橫向排列,單張寬度需≥60cm 才能保證清晰,總寬度則需≥190cm(含間隔)。
3. “圖文混合” 的內(nèi)容(如促銷海報、信息指南)
圖文結合需平衡兩者的空間,避免文字被圖片擠壓或圖片被文字遮擋。
-
圖文比例 1:1(均衡):
如 “產(chǎn)品圖 + 促銷文字”“風景圖 + 地址電話”,適合中等尺寸。- 推薦尺寸:寬 80-150cm × 高 60-120cm(如掛壁燈箱、立式燈箱)。
- 邏輯:文字區(qū)域需占 1/3-1/2 空間,例如一張 80cm 寬的燈箱,文字區(qū)寬度≥30cm,才能保證字號≥2.5cm。
-
圖文比例 1:3(圖片主導):
如大幅品牌形象圖 + 角落小字(網(wǎng)址、Slogan),適合大尺寸。- 推薦尺寸:寬 200-400cm × 高 150-300cm(如戶外大牌燈箱、商場中庭燈箱)。
- 邏輯:圖片需占據(jù)主要視覺,文字僅作補充,大尺寸可保證圖片高清,小字在遠距離(5-10 米)仍可識別。
二、按 “內(nèi)容目的” 劃分:匹配 “傳遞效率”
1. 快速傳遞信息(如廣告、指引)
- 特點:內(nèi)容簡單(單信息點),需在 1-3 秒內(nèi)被記。ㄈ “左轉”“掃碼關注”)。
- 尺寸原則:小而醒目,避免冗余。
- 推薦:寬 30-80cm × 高 20-60cm(如指示牌燈箱、電梯按鈕旁燈箱)。
2. 深度展示信息(如菜單、產(chǎn)品介紹)
- 特點:內(nèi)容復雜(多信息點),需用戶停留 5-10 秒閱讀(如菜品成分、產(chǎn)品參數(shù))。
- 尺寸原則:足夠容納細節(jié),排版不擁擠。
- 推薦:寬 100-200cm × 高 80-150cm(如餐廳墻面菜單燈箱、展廳產(chǎn)品說明燈箱)。
3. 品牌形象塑造(如企業(yè)宣傳、藝術展示)
- 特點:內(nèi)容側重視覺沖擊(大圖、抽象設計),需傳遞調(diào)性而非具體信息。
- 尺寸原則:大而有張力,適配空間氛圍。
- 推薦:寬 200-500cm × 高 150-300cm(如商場大堂巨幅燈箱、品牌旗艦店形象墻燈箱)。
三、避坑原則:內(nèi)容與尺寸不匹配的常見問題
-
“小尺寸塞太多內(nèi)容”:
- 后果:文字模糊、圖片壓縮變形,用戶看不清(如 30cm 寬的燈箱放 10 行文字)。
- 解決:刪減次要信息,或直接升級尺寸。
-
“大尺寸內(nèi)容太單薄”:
- 后果:空間浪費,顯得空洞(如 200cm 寬的燈箱只放一個小 LOGO)。
- 解決:擴大內(nèi)容占比(如放大 LOGO 至燈箱 70% 面積),或增加輔助元素(如背景漸變、裝飾圖形)。
-
忽略 “觀看距離” 與內(nèi)容的聯(lián)動:
- 例:戶外燈箱(觀看距離 10 米)若放小文字(字號 1cm),即使尺寸大(200cm 寬)也無法識別。
- 公式:最小字號(cm)≈ 觀看距離(米)× 0.5(如 10 米距離,字號需≥5cm,對應燈箱寬度需≥100cm 才能容納)。
總結
核心公式:內(nèi)容復雜度(文字量 / 圖片數(shù))× 觀看距離 = 所需尺寸下限。
- 簡單內(nèi)容 + 近距觀看 → 小尺寸;
- 復雜內(nèi)容 + 遠距觀看 → 大尺寸;
-
圖文混合需優(yōu)先保證 “弱勢信息”(文字易被忽略,需預留足夠空間)。
實際操作中,可先按內(nèi)容排版草稿(確定文字字號、圖片大。,再根據(jù)排版所需的最小長寬來確定燈箱尺寸,避免 “為尺寸遷就內(nèi)容”。



